四刷。1从乡村三部曲不断重演的问路情节和影片指向之寻找、失去和创造,到不愿生在此世的樱桃滋味对接随风而逝掘出大腿骨的日常诗意,阿巴斯将电影中的某些特定行为,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往复呈现,来表达主人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及追求,平淡琐碎之中提取最美妙的动人情愫。2没有诗意的生命,大概只剩下无止尽的重复和虚无,我们周而复始的生育、工作、奔劳,一如推粪球的屎壳郎和笨拙的乌龟般。3大远景1、女人也可以做服务生倒茶2、没有爱不能活3、人像机器一样也有可能失灵的时候。同之前樱桃的滋味一样,阿巴斯的镜头美感十足,拿捏到位通片但见一望无际深深浅浅偏红或白得黄色土地和麦田,配以深厚油亮的绿。就像我不耐烦读现代诗一样,探讨人生哲思的自由式也不能让我止闷。20111224DVD最喜欢的一部阿巴斯的电影,里面的角色好多都藏在幕后,只听到声音见不到人,或者拍到背影而看不到脸一个忙于挖坑的人,一个背着一大捆草的人,一个健步如飞的佝偻的黑衣老妇,一个因害羞而像兔子一样逃掉的女孩,一个濒死的老太太,电话里的女上司,还有主角的两个同事,电影因此有一种诡异的色彩。不要说话,让风说话,让一棵树说话,让一条通向无限的道路说话,让孩子的眼睛说话。小学时的基亚罗斯塔米,没给任何人说过话。他用眼睛画画,只有孩子的眼睛才是神赐的礼物。人类的劳作在短时间里或许还能留下一些痕迹,但是人类的声音、其中的生死哀乐或许只是一阵莫名的风,一朵刚刚停下的云。有人把这部电影乃至阿巴斯电影里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道路比作阿巴斯的电影本身,他的镜头,和真实生活平等甚至还要低一点的镜头那也是评论大多集中在说阿巴斯影像的美,但似乎没有正确理解这个故事。故事讲的应该是一位电视台记者为报道村里愚昧封建的葬礼仪式,记者和他的朋友住在村里,等待他们的报道材料,即村里某位老人的去世。但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想到老人病情逐渐好转,而朋友和领导则催促他快点回去放弃报道。中途,记者遭遇被活埋的村民,他开车奔走相告,最后成功抢救了他。第二天凌晨,记者开车离开村庄时,发现老人过世,村民们成群结队的身穿黑衣